丘陵高效种田,咱们得先明白丘陵的特性。丘陵默认提供+1生产力但不加食物,看起来不太适合种田,但只要掌握技巧就能变废为宝。关键要解锁农业和灌溉技术,这是基础中的基础,有了它们才能在丘陵修农田。别忘了水磨和风车这类建筑,它们能给相邻农田额外加成,荷兰的风车更是种田神器。有些文明天生适合丘陵种田,比如印加的梯田庄园能在山地直接产出食物和住房,埃塞俄比亚也能靠山地丘陵获取额外科技文化加成。
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相邻加成,把农田和水磨放一起能获得最大收益。丘陵地区虽然适合发展农业,但也要兼顾生产力平衡,毕竟这里天生适合造矿山。初期可以围着城市修几个农田搭配水磨,中期科技上去后再把丘陵改造成高效农田。别忘了留出空间给引水渠,它必须同时挨着水源和城区中心。特殊文明像印加可以直接在山上建梯田,这种地形对别人是障碍,对他们反而是优势。
科技路线要优先走农业和灌溉,这是丘陵种田的门槛。之后重点研发能提升食物产出的技术,比如机械化农业。政策卡选择封建制度和城市规划这类能加速农业发展的,长期有效的政策更划算。记住丘陵种田是个长期工程,别指望前期就有爆炸性产出,但随着科技和政策叠加效果会越来越明显。住房和宜居度也要跟上,否则人口增长会受限,姆班赞社区这种能提前解锁的建筑很实用。
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分阶段发展,初期先保证基础粮食供应,别把所有丘陵都改成农田。中期根据城市人口和科技水平逐步改造,后期再用特色建筑进一步放大收益。别忘了不同文明有独特优势,刚果的姆班赞社区能解决住房问题,中国的特色改良也能提升效率。丘陵种田最考验整体规划能力,既要算好地块产出,又要平衡城市发展节奏,耐心布局才能让贫瘠的丘陵变成高产粮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