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村民是自动化农业系统的核心,合理利用其特性可实现高效资源获取。农民会自动种植、收割作物,并通过投掷机制分享食物,玩家只需提供基础农田和种子即可建立可持续的食物供应链。关键在于绑定堆肥桶作为职业方块,确保耕地湿润且光照充足,同时规划模块化农田布局以优化路径寻路效率。农民库存饱和时会停止劳作,需通过交易或清除多余食物维持其工作状态。
农民的行为受村庄机制影响,需注意繁殖条件与职业绑定逻辑。繁殖需要有效床位和足够食物,而职业绑定需隔离堆肥桶防止干扰。多层垂直农场设计可节省空间,结合水流收集装置实现全自动化收割。避免封闭结构阻碍村民移动,建议使用活板门或地毯限制活动范围,使其专注于单一农田模块。光照亮度需维持在9否则村民会判定环境不安全而停止活动。
作物选择直接影响经济效益,马铃薯和甜菜根因单格产量高成为首选。骨粉可加速生长,但仅对第三阶段以上作物有效。建议搭配侦测器与发射器实现自动喷洒,减少手动操作。需防范僵尸袭击破坏农田,围墙与火把是基础防护措施。灾厄事件期间村民会优先躲避,需提前规划防御体系。
全自动农场需解决物品收集问题,漏斗矿车与时钟电路是主流方案。探测铁轨触发收割时机,活塞推动水流集中作物。注意基岩版与Java版的村民行为差异,前者对光照容忍度更低但易出现寻路卡顿。跨版本设计时建议减少单模块村民数量至4人以下,并预留冗余空间应对路径计算错误。